全市林业部门多措并举,积极防治松材线虫病
发布日期:2017-06-11  15:18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威海晚报 字号:[ ]


     松树患“癌症”, 松材线虫是凶手

    “目前,我市有多棵松树罹患松材线虫病。”日前,市林业局野保站站长姜明介绍,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以松材线虫及其伴生细菌为主导,媒介天牛传播、寄生松树、环境因素、结合人为参与和互作的复杂病害系统从而导致松树干枯死亡的疾病,被称为松树“癌症”,人畜不会感染。

    松树、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松树是受害者,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是一种寄生关系:松材线虫寄生在松褐天牛体内,松褐天牛喜欢在松树树干内部产卵,每只松褐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最高可达25万~30万条,随着松褐天牛的产卵,松材线虫进入到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并扩散,逐渐遍及松树全株,从而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死亡,松树水分输送不上去,最后渴死。

    第二年,在枯死的疫木中,松褐天牛的幼虫经过发育,随着气温升高羽化成成虫,松材线虫又会搭载羽化的松褐天牛到健康的松树上继续“接种病毒”,完成新一轮疫情扩散。

    “其实松材线虫本身是没有传播能力的,如果松材线虫感染了一棵松树,在没有松褐天牛接力的情况下,它只能危害这一棵松树。”工作人员介绍,所以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根本,是打击松褐天牛。

    为此,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近期反复辗转各区市林区,采取伐除并销毁疫木,诛杀疫木根部虫卵、挂诱捕器、喷洒药粉捕杀松褐天牛成虫等多种措施,督导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防止松材线虫病进一步蔓延。

    

    专家进山探查,发现患病松树

    5月24日,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环翠区张村镇北上夼,走在盘山防火通道上,遥望着对面丘陵,可以明显看到苍翠的山体上有斑驳黄点,那些黄点就是罹患松材线虫病的枯死松树。

    在里口山西部林区的松树大多在山林里面,有很多地方开车根本上不去,只能靠步行。“这是一个难题,别看那些枯死松树从外面看挺容易发现的,一旦走进林子,松树发病区域在哪里很难找了。”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工作人员都分为两组,一组举着小红旗进山找病树,另一组在远处指挥,这样协作才能准确快速找到病树所在的地方。

    上山其实没有什么路,都是沿着大路边缘一点一点摸索上山。上山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携带电锯、杀虫药、铁锹等工具。工作人员走了不远,就在山麓发现了一棵奄奄一息的松树。经过细致检查,排除了自然死亡的可能,“揭开树皮,树干上很明显可以看到松褐天牛产卵的痕迹。”工作人员介绍,可以确定这棵树已经患松材线虫病晚期了。

    

    除疫木现场,伐木布药搬运挺费劲

    诊断起来较为容易,但如果想要彻底消灭患病松树内的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幼虫,可要费一番功夫。

    工作人员先用铁锹清理了树根部杂草,然后拉动电锯,对疫木进行砍伐。“光伐除疫木还是不够的,树根部还可能有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的幼虫,也需要进行处理。”,在山上伐除的疫木,无论多远距离,都要一一运输到统一的销毁点进行处理,漫长的山路要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搬到进山的消防通道上,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砍下来的每一棵病树都要有记录,销毁的时候一棵病树都不能少,这样做为的是防止疫木里的松褐天牛幼虫羽化后携带松材线虫进行二次传播。

    伐完患病松树后,有工作人员从药罐里掏出三粒白色药丸放在树根的横截面上,并且用塑料薄膜盖住。随后,工作人员拿起铁锹开始填土将药丸和树根掩埋。“这种药是磷化铝,掩埋后会发出刺激性气味,可以将根部的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幼虫杀死,这样就能彻底净化患病松树。”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常规操作规程,每一棵疫木的伐除,都要采取同样的杀虫措施。

    

    防治松褐天牛,诱捕喷药都管用

    销毁疫木,杀灭松树根部的松褐天牛幼虫虫卵,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措施,为了更加高效地防治松材线虫病,我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近期还主动出击,在各大林区悬挂诱捕器来杀灭松褐天牛成虫和喷洒防虫药。

    诱捕器的外观有点像灯笼,底部盛有一种药物,会散发出特殊的味道,这个味道能够吸引并杀死松褐天牛。“目前多个林区都有设置,诱捕剂对人畜无害。”工作人员提醒,诱捕器一般悬挂在比较开阔的地方,市民不要觉得好奇,也不要去人为破坏诱捕器。

    喷洒防虫药采用的药剂和药粉两种方式:防虫药剂是由车载专业设备,沿着防火通道对两侧林区进行喷洒,最远可辐射防火通道两侧100米。“防虫药粉会附着在松树的表面,对企图在松树内产卵的松褐天牛,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工作人员介绍。

    积极采用新模式,生物防治有成效

    经过近10年防控,我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办法,通过大力推广应用诱捕器诱杀传播媒介防治技术,积极探索绩效承包专业化防控综合防治模式,逐步实现松材线虫病可防可控。

    “松材线虫病主要是由松褐天牛传播,切断其传播途径是最关键的防治方法。”姜明表示,每年6月底7月初和7月底8月初,我市林业部门都要组织两次大规模防治,每年防治面积都在30万亩次左右。

    “我们还探索引进了生物防治。近几年,我市还进行了以花绒寄甲、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和褐幽天牛的试验,在生物防控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姜明介绍,长期以来,我市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松材线虫病传播源松褐天牛的防治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松褐天牛化学引诱剂及诱捕器防治技术,对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进行诱捕,去年全市安装放置诱捕器7000多套,诱捕天牛126.08万头。今年全市已安装诱捕器15000多套。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化和市场化,积极实施社会化专业公司绩效承包防治模式,提高防治工作科技含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