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利民更便民
发布日期:2021-11-26  09:22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网站链接: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852418


办理公积金业务平台更多,办理方式更便捷、效率更高,保障性更强……1月14日,记者从威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在过去的一年里,该中心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按照“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要求,结合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推进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增归集额、新发放贷款金额、职工提取使用公积金金额等指标稳步增长,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缴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归集增长加快 安全更有保障

“众所周知,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业务是保障公积金制度平稳运行的源头活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扩面增量”与“提质增资”同步推进,一方面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开辟“你问我答”栏目,加强公积金政策的宣传,一方面继续推行并落实好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等个人缴存制度,推动相关业务指标稳步增长,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2020年全年,我市新开缴存公积金账户职数增加39918名,新增归集额达43.19亿元,同比增长6.9%;新发放贷款20.72亿元,同比增长60.5%,全年帮助5864户职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并为职工提取使用公积金33.9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增值收益1.97亿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归集公积金352.55亿元,累计为94919户职工家庭发放贷款241.66亿元,累计提取公积金192.04亿元。

去年12月份,在全省召开的住房公积金重点工作汇报交流会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支持企业促发展 加强归集保源头 打造惠民公积金》为题作了经验交流,相关做法被省住建厅作为典型向全省进行推广。

多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一直高度重视公积金的风险防控工作,为确保资金安全,该中心聘请第三方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积金业务进行全面审计,筑牢了风险管理的屏障。“根据住建部有关要求,去年起我们全面启动‘一行一户’管理工作,取消了各区市管理部单独设立银行账户、业务跨机构办理的模式,实现由市中心统一管理和集中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业务资金银行招标存放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扩大了资金使用效益。”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因疫情影响导致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逾期贷款,中心通过加强预判,做好预案,一方面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住建部不计逾期、不收罚息的阶段性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安排专人与逾期还款的借款职工进行对接,引导借款职工增强信用意识,根据职工收入实际,帮助科学规划还款计划。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市住房公积金的个贷逾期率为0.06‰,个贷风险控制良好。

用好扶持政策 助力企业减负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盯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减负降本促发展。

“去年初,我们制定出台《威海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允许企业缓缴公积金,或按单位和个人最低不低于5%的比例缴存。缓缴期间,缴存时间连续计算,不影响职工正常申请公积金贷款。同时,将降低缴存比例和缓缴申请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管理部,推动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提速到即时办结。”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期间,全市91家单位降低了缴存比例,减少缴存额692.26万元;32家单位申请缓缴,缓缴额754.21万元。

在助力职工住有所居保需求方面,我市加大了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恢复执行异地贷款和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高贷款额度,特别是通过放宽申贷条件,为95名“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发放贷款4000万元,在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创业就业发挥了独特作用。去年底,我市积极落实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合作要求,明确了对在我市购房申请贷款的青岛、烟台、潍坊、日照四市缴存职工取消户籍限制。

此外,疫情期间,为帮助返威职工解决居住问题,我市将支付房租提取公积金额度提高到每人每年最高9600元,一年来,累计为9646名职工支付租房提取公积金6271万元。

手续简化提速 服务质量提升

手续简化了,速度加快了,服务贴心了……过去的一年,我市不少办理公积金缴存提取等业务的职工都有这样的感觉。而这一切则是源于着眼群众需求出台的一系列新办法。

“首先是减证便民,我们全面清理了申报材料,先后取消了退休证、失业证年审、房屋套数等多种证明材料。取消各类业务所需的各种材料复印件,实行无纸化审批。梳理编制政策制度汇编,修订完善办事指南,使群众办事有规可依,有制可循。”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去年还积极推出“全市通办”,实现了缴存和提取业务“通存通兑”,方便群众就近在“家门口”办理业务。目前全市8个服务大厅均推行了综合柜员制,每个窗口均可独立办理各类业务,实现了“一窗受理、无差别服务”。通过再造业务流程,与公积金相关的13项提取业务也由原来规定的3个工作日提速为当场办理,即时到账。

此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与有关部门联动,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公积金贷款业务联办,他们在服务大厅设立代办点,为职工办理抵押登记业务,公积金贷款实现了从提交资料到发放贷款1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据了解,去年前三季度,在全市开展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考核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位居64个市直部门、单位第一位。

在提升服务水平过程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动将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督导落实,严肃整治“庸、懒、散、慢、拖、瞒”现象,确保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使“末梢梗阻”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业务“码”上可办 便民惠民高效

“登录‘爱山东’App,在办理注册认证手续后,申领并出示身份证、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营业执照、结婚证和离婚证,无需再出示实体证照,即可办理公积金业务,电子证照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说起职工办理公积金业务办理手段的新变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依托相关网上平台开展的“互联网+”业务办理模式,确实让广大缴存职工获得了较好体验感。

去年12月,我市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顺利通过了省住建厅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服务水平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管理更加完善,为推进“智慧公积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住房公积金系统全面开通的网上服务厅、手机App、12329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构建起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了单位缴存业务全程网办、实时办结和“通缴通取”,同时,职工离退休、离职返乡、偿还商贷、提前偿还贷款等资金业务也实现了手机App掌上办。

去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相关部门联动,实现多元化接入也取得了全面进展,目前已实现了与不动产、市场监督、公安、民政、社保、人行等数据联通交互,为不断扩展网办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职工少跑腿”,有效防范了利用虚假材料骗提骗贷公积金问题。同时,通过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企业在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时,“一链办理”公积金开户手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