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沉下去|全市土地要素保障第一轮“面对面”沟通对接活动启动
发布日期:2022-02-19  18:58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要素支撑保障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服务提升年”为抓手,主动走出去、沉下去,靠上指导、前置服务,将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关口”前移。2月16日—18日,全市土地要素保障第一轮“面对面”沟通对接活动启动,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友、都剑光同志分别带队,深入各区市、开发区及项目建设一线,带着政策解读和意见建议,主动上门“面对面”沟通,“一对一”对接,分区域、分项目精准研判用地需求,共同“把脉问诊”项目落地难题,研究制定解决推进举措。



在乳山市,调研组首先通报了全市耕地变更调查最新数据分析情况,乳山市汇报了2022年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海上风电项目近期及远景规划。调研组与乳山市相关部门对海上风电项目等5个重点工业项目及5个基础设施公益项目,通过“边分析上级政策、边商讨解决思路”的方式,逐项目进行了分析研判,并从积极申报省重大、加强指标预支、开展两规一致性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推进建议和下一步工作举措。



在经区,调研组听取了经区2022年度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和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等工作开展情况。围绕项目用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调研组以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入手,深刻阐述了“选高处站、择易处行、挖存量地、往利处靠、守正道走”土地要素保障的五个原则,并就进一步强化经区耕地保护工作、做好项目落地精准服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荣成市,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清华大学科研基地、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稀土永磁材料及配套表面处理等项目用地情况,听取了荣成市关于2022年重点项目用地情况的汇报,了解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和计划安排,明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用地计划管理、做好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等具体建议和工作思路。



在高区,调研组听取了高区关于各类建设项目在土地、规划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区不可盘活用地、基础设施项目、双岛湾区域发展、低效用地整治等工作进行深入细致交流和探讨。调研组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深入了解高区各类建设项目情况,把准用地需求的轻重缓急,明确项目开发时序,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新质效,确保项目及时落地,精准护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在临港区,调研组听取了2022年临港区重点项目用地等情况的介绍,与临港区管委及有关部门就2022年具体项目落地计划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深入中世韩国学校西侧地块等项目现场,实地调研了项目选址、施工进展等情况。调研组就当前形势及做好下步工作提出建议:一是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力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二是在土地要素保障中突出重点,优先服务重大项目落地;三是做好新一轮的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与三区三线划定有效衔接,促进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分类争取、分级保障,强化统筹、精准配置”的思路,高效开展土地要素保障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全面摸清2022年各级各类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数据库,实行项目清单化、条目化管理,并结合项目立项级别、投资建设时序等情况,对项目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挂图作战。同时,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面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逐宗梳理、“一对一”制定处置方案,确保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本年度处置任务。二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主动对接,前置服务,对纳入2022年度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逐项制定报批材料清单,协助指导用地单位更加清楚了解办理用地手续的各项环节流程,确保用地报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部门间沟通对接和信息共享,会同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建立“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土地要素保障服务联席会议和常态对接机制”,破解招商引资过程中部门间“单打独斗”“信息壁垒”导致的项目落地难、土地保障不及时等问题,共同研判分析用地形势和项目用地需求,协助项目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