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自然全媒体】山东威海:探索刘公岛森林防灭火模式 | ||||
| ||||
山东威海湾碧波环绕的刘公岛上,新投入使用的智慧视频云综合管理平台正实时监测着全岛林区。作为海上森林公园,刘公岛总面积3.1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7%,近年来从宣传教育、智慧防控、群防群治三个方面入手,打造独具特色的海岛森林防灭火样板工程。 立体化宣传矩阵构建防火共识 针对海岛地理环境特殊性、游客流动性强等特点,刘公岛创新实施“靶向宣传+场景渗透+群防群治”融合策略。线上,利用景区公众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常年发布防火警示;线下,在林区步道、观光点等设置“防火语音感应桩”,安装400余面防火道旗,通过道旗标语、语音提示的拟人化表达,形成视觉、听觉警示长廊,构建浓厚防火氛围。同时,将防火教育纳入“游客进岛第一关、企业开工第一课、新兵报到第一训、业户经营第一事”,景区招募300余名商户、职工组成志愿服务队,让“无火进岛”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 智慧防控体系实现秒级响应 组建专业消防队伍,实行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创新“3-5-20”应急机制,实现3分钟全装出动、5分钟全域抵达、20分钟火情控制。总投入超35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中,15.6千米防火通道与16.5千米消防管网构成物理防线,岛上最高点的旗顶山炮台建造有35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以水灭火”系统覆盖全岛所有林区。依托680套红外探测器、24处热成像监控及10套卡口监控,搭建视频云综合管理平台,自动识别2平方米内的早期火情,全覆盖捕捉森林火点,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打早、打小、打了”。 全岛联动机制织密防护网络 与驻岛单位、经营业户签订《刘公岛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书》,构建“有火共扑、隐患共治、队伍共练、信息共享、物资共调”的联动机制,实现“有火共扑、无火共防”。建立防灭火物资全链条共调保障机制,构建全岛防灭火物资储备“物联网”,重大火险期间,部队挖掘机、行动车、医疗队,企业洒水车、游览车等各种资源能够及时统一调度,形成“防+救+治”闭环体系,确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刘公岛已连续40多年保持“零火情”,其创新经验为海岛型生态保护区防火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