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数据孤岛” 打造“不动产登记+N”全场景“集成便民服务包” | ||||
| ||||
不动产登记作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为民服务的“最前线”,也是自然资源和规划政务服务的“缩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不动产登记+N”全场景“集成便民服务包”。 在中国工商银行威海分行,买了新房的冯女士正在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 “把这个业务办完了,需不需要到那个不动产(登记中心)去办理?” “这个不用咱,这个预抵押完成了以后,你就等着手机有个贷款发放信息就可以了。” 市民冯女士:“本来以为这个过程可能得跑好几趟银行,好几个部门,但是现在在银行一次性搞定,从申请到最后登记来一趟就可以了,比想象的简单很多。” “只跑一次腿”,得益于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推行的“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模式。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优化完善金融机构远程网上申报系统,通过与住房公积金中心、金融机构建立数据互通共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威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统计科科长林栋:“我们跟银行建立业务对接,银行在自己的本地给申请人办理贷款手续的时候,同时申请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信息全部通过内网传输,我们后台审核(通过后),最终推送电子证照,银行获取电子证照就行了,全程不用跑任何大厅。” 目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与市区24家金融机构签订了“一网通办”合作协议,市区“不动产登记+金融”合作网点达到146个,通过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业务4.3万笔。 威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与市大数据中心合作,联合威海供电公司、威海水务集团、威海热电集团等5家单位,推出了“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协同过户”一次办结服务。早上九点,来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郑杰,90分钟之内不仅办理完了房屋过户手续,连带水、电、气、暖等业务也一并过户完毕。 市民郑杰:“(以前)我们都是房证下来了以后,拿着自己的房产证去相应的部门(将水、电、气、暖等)改成自己的名字,比较麻烦。” 威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统计科科长林栋:“从去年开通这个业务到现在我们往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推送了大约3.7万条业务数据,基本上都满足办理条件,都办理了水电暖过户。” “不动产登记+N”全场景集成服务模式的高效便捷,离不开“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信息支撑。 威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李志:“通过‘数字赋能’,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实行电子证照、电子发票,实现全部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网上办、掌上办’,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让不动产登记方便起来。” 不动产登记的应用场景已经延伸到社区、银行、开发企业、公证处、法院、房地产经纪机构。目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在25个项目开展“交房即办证”服务,把办证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刚:“下一步,我们坚持以‘四个机关’为引领,加快‘数字赋能’建设步伐,持续在优流程、减环节,转作风、求实效上攻坚突破,改革创新,让群众企业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 【记者手记】 镇街、银行、房企、法院、公证处、互联网平台……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心到末端,从线下到线上,这些不动产登记的场景延伸,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创新改革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既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效能,又践行了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