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威海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 ||||
| ||||
连日来,我市风多风大、空气干燥,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随着天气转暖、农事活动陆续展开,市民进山踏青活动频繁,为保护森林资源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各级联动,严格落实防火责任,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狠抓野外火源管控,排查整治各类隐患,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 3000名森林防火员 把火种挡在山林外 “您好,现在是森林防火戒严期,请先做个登记,如果随身携带了打火机、烟等物品,请交由我们保管,不要带进山。”3月24日,在海滨林场一号防火检查站,森林防火员正在对进山人员进行检查、登记。 在我市,各个进山路口,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场景,3000多名森林防护员严防死守,将火种隐患挡在山下林外。 为有效管控野外火源,3月21日、22日,我市发布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森林防灭火工作、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两项通知,宣布我市森林防灭火进入临战状态,要求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巡护密度、瞭望、监测时间和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的管理,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海滨林场涵盖中心市区绝大部分规模林区,由于林区的边界“散落”在各个小区内,防控难度相对较大。“林区内设置了9个防火检查站和1个防火瞭望塔,各个卡口均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登记,在人流量较大的由塔山步道进入里口山的卡口,我们上线了‘防火二维码’,登记入山人员。”海滨林场保卫科科长王建会介绍。 不止是重要的进山路口,我市还在重点防火地段、农田与林地交错地带等重点部位选派专人设卡检查,严禁将火种带入山林。加大对疫木清理及所有进山作业人员的火种管控,杜绝林区及林缘周边区域吸烟行为,同时加大对辖区的管护力度和巡逻次数,延长巡护时间,划分巡逻责任区,加大对早、中、晚重点时段的巡防密度,防范烧地堰、垃圾等野外用火行为。 为全面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我市建立起一支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密集开展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近期,我们对全市38家涉林A级景区进行了森林防火专项检查,联合电力公司对全市重点林区高压电线进行了检修,消除可能存在的漏电隐患。”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辉介绍。目前,全市林业系统已成立60多个专项督导组,不间断对重点林区、林缘结合部、林内墓地开展森林防火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逐一整改落实,已排查整改隐患问题135处。 202处高点监控 第一时间“捕捉”火情 今年,我市防灭火“物防”“技防”工作也有了升级版,开发了“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平台,在文登区葛家镇、界石镇昆嵛山周边建设20处高点双波段热成像智能林火视频监测预警云台,130个无人值守智能卡口,以便第一时间“捕捉”火情。 “20个移动探头都是建在各大信号塔基站上,可以24小时360度无死角观察各个山头的情况,一旦出现热点便可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文登区自然资源局防灾减灾科负责人毕可鹏介绍,平台支持电脑终端和手机终端同时查看,兼具共享预警接收、图像查看等功能。此外,130处重要进出林区路口建设低点太阳能智能进山卡口,实现智能抓拍人员车辆,对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拍摄照片和小视频“留档”,同时自动语音播报防火警示宣传。 据介绍,目前,全市各大林区已建成高点监控202处、检查站771处、无人值守卡口933处,基本实现重点林区全覆盖。 从前端防患于未“燃”,到中后端的火灾应急准备、处置,技术手段已经应用到全市防灭火工作的全过程。 现场连线、中心指挥、下达指令、即刻调度……3月24日上午,环翠区温泉镇正棋山北坡,一场无脚本的森林火灾扑救指挥体系、通讯保障体系应急演练正在进行。 “为检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我们组织了这场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火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支持。”市应急局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科科长王霖介绍,通过演练确保森林防火突发事件处置音视频传输链路快速构建、现场情况准确实时回传、多种传输手段有效互补提供技术保障。 针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严峻形势,目前全市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设备、力量24小时待命,森林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卫星监测软件24小时上线。 此外,为了让防灭火工作更加“可视化”,我市还完善了“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全市森林防火人员装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重点地理标识、水源地等信息进行了定位定点并予以落图显示,为森林防灭火提供科学的线上依据。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